去年《铁道运输与经济》杂志推出2002年中国铁路10件大事评选活动后,广大读者、作者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认为这是对中国铁路发展的有益总结和盘点,希望本刊把这个活动坚持办下去。
我们总结去年的经验,进一步扩大了评选范围,推出了"2003年中国铁路10件大事评选"。这次评选主要是在铁道部机关、科研院校、部分铁路局、铁路分局以及相关企业中开展的,评选者的专业覆盖了铁路运、机、工、电各个领域,有政府机关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科研技术人员,职称包括高、中、初级各个层次。在此,我们向所有这次活动的参与者及广大读者、作者、编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下是评选出的2003年中国铁路10件大事的相关报道:
青藏铁路建设全面攻坚取得胜利
2003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全年完成投资65亿元,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路基、桥梁、隧道已完成设计总量的84%;唐古拉山以南线下主体完成50%以上;全线32个重点、难点工程,已有21个完成或基本完成;铺轨架梁创造了新记录,完成了347km;已完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奠定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坚实基础。同时依靠科技,以人为本,在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轮渡开通
2003年1月7日,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轮渡开通。12月29日,粤海铁路西环线与既有的海南西环线连结,标志着中国铁路网已向南延伸至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粤海铁路通道是国家重点工程。这条铁路通道的形成,对于完善路网结构,改善沿线交通状况,促进海南省与祖国大陆间的人员与物资交流,加快广东、海南两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海轮渡是粤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祖国大陆与海南省连接起来,使铁路运输与海上运输连为一体,结束了海南省与祖国大陆间不通火车的历史,标志着我国跨海铁路轮渡工程建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列车
2003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71009次安全抵达与秦皇岛站毗邻的柳村南站。这标志着大秦线为实现2003年年运量1.2亿t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大秦线年运量2亿t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万吨重载列车编组为120辆,总长超过1
400 m,牵引总重量达 1万 t。比目前大秦线开行的重载货物列车多编组近50辆。万吨列车每天由安太堡站和新高山站发车,到站为毗邻秦皇岛港的柳村南站,试运行期间每天开行
5
对。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将有效缓解大秦线运能和运量的矛盾,为运输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取得防治非典和运输生产双胜利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肆虐,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干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路各部门全力以赴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保障了旅客和职工及家属身体健康,保证了铁路运输畅通无阻。在这场重大灾害面前,全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依靠科学、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运输生产,夺取了抗击非典和运输生产双胜利。
京秦沈客运通道开通运营
2003年10月12日,连接北京、秦皇岛和沈阳的京秦沈铁路客运通道开通运营。原经(北)京秦(皇岛)、沈(阳)山(海关)线运行的8对特快、5对快速列车由此"分流",但运行速度、发站和到站时刻、票价不变。全长404.64
km的秦沈客运专线于1999年8月开工建设,2002年6月全线铺通。秦沈客运专线始于秦皇岛站,途经山海关、葫芦岛、锦州、沟帮子、盘锦、台安、辽中、新民站,止于沈阳北站。京秦沈客运通道的正式运行,将大大缓解我国华北和东北间的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并为铁路今后提速工程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铁路第5次大面积提速牵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为确保2004年4月18日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的顺利实施,12月8日-21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胡亚东在牵引试验列车机车上亲自指挥,率领铁道部机关有关司局、路内外相关单位人员,先后在京哈(滨洲)、京九、陇海、京沪(沪杭)、京广等干线上进行了提速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实验获得的重要试验成果,将为搞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和列车运行图的全面调整提供宝贵依据和经验。
我国研制的首台摆式列车问世
2003年3月18日,具有自主产权的我国首辆摆式客车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问世。5月9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首台摆式列车牵引动力车在大连机车车辆厂问世。与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的车辆编组成2动6拖的摆式列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产品领域的空白。摆式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路客运装备,正在发达国家快速发展推广,其特点是无需大规模改造线路,即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投资小,见效快。尤其在曲线多、半径小的既有线路上提速效果更为显著,是我国既有线路实施提速的最佳选择方案。
铁路跨越式发展开局良好
6月28日,铁道部召开铁路跨越式发展研讨会,刘志军部长系统地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铁路跨越式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是铁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从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高度,绘制了中国铁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仅为中国铁路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对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模式的战略创新。
主辅分离改革顺利进行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全路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开端。42家铁路设计施工企业脱钩顺利完成,教育卫生机构移交势头良好,改制分流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1月24日,铁道部召开全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再就业工作座谈会,提出按政企分开的要求,将企业承担的政府职能回归政府;按社企分开的要求,将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回归社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辅业改制,实现辅业与运输主业分离。并制定了《关于推进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再就业工作的深化提供了政策保证。
京九铁路复线全线贯通
2003年1月10日,京九铁路复线全线贯通。1996年开通运营的京九铁路是我国第二条南北大干线,随着京九沿线经济发展的加快,这条铁路的能力迅速饱和,复线建设随即展开。2003年1月10日,京九铁路最后一段复线--龙川-东莞东段以80km/h的速度开通。京九铁路复线全线贯通,大大提高了通过能力,对进一步开发"大京九"经济带和促进粤东及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